不动的搬入太极宫。”
李世民笑道:“不要整蛊作怪,我知你已听得不耐烦!最后一个烦恼是有关颉利的,我今天案上的表章里,有份奏章由长安城三十多名将领联名上奏,说什么‘夷狄无信,盟后将兵,忽践疆境,可乘其便,数以背约,因而讨之,勿失良机’云云,你说该怎么办?”
寇仲戏言道:“兹事体大,臣不敢乱言。”
李世民正容道:“说到军事形势上的决策,朕只服膺你寇仲一人,此事交由你全权处理,其他人说的话,朕当作耳边风。”
寇仲失笑道:“皇上真厉害,我就逼颉利立誓以后不再支持梁师都,作为交换他安全撤退的先决条件如何?那皇上可以此安抚主战的大臣们。”
李世民伸手与他相握,两人对视会心微笑,一切尽在不言中。实力是一切政治、军事和外交的根本,现在李世民正逐渐掌握能威慑四夷,统一天下的实力。当寇仲离开李世民的临时办公书房,心中百感交集,李世民那一套治国的手腕,是他永远学不来的,师妃暄确没看漏眼。颉利这次无功而回,将注定其败亡的命运。李世民只因根基未固,故把与颉利的决战推后。终有一天,李世民会倾全力讨伐颉利,一劳永逸地除掉此大患,以保大唐的长治久安,并收杀鸡儆猴、驯服四夷之效。
徐子陵日落前抵达长安,李靖夫妇亲来迎接,长安仍是处处欢乐热闹的气氛情景。为免引起骚动,三人登上马车,侍卫前后护行,朝东大寺的方向驰去。
红拂欢喜地透窗张望,欣慰道:“从没有一场战事这么临近长安,可是却一反惯例不用宵禁,没有任何伤亡消息传来,这对皇上初登九五之位非常有利,是天大的吉兆。”接着别过俏脸,正容道:“子陵和小仲为天下所做的事,没有人会忘记的。”
徐子陵连忙谦让,心忖愈快忘记愈好,万众瞩目的日子,最不好过。
坐在后排的李靖道:“前线方面情况如何?关内外来的先行队伍,于午后经过长安,开往前线。据我估计,十七万大军将在三四天内齐集武功。听说突利和其中几个酋头见过皇上,答应立即退返北塞,是否有这回事?”
徐子陵点头道:“确有其事,颉利只余下他十万人的金狼部队,不过金狼军平野战名震塞内外,正面交锋,即使我方兵力占优,仍难言必胜。幸好颉利的胜算比我们更低,僵持下去,颉利始终要屈服,寇仲会让他体面地退走。”稍顿道:“宋二哥方面有什么消息?”
李靖道:“宋二公子一行人等,昨早全体安然归来,香家十多个首脑人物落网,香贵自杀身亡。皇上到武功前曾吩咐,香家的人交由你们处置。”
徐子陵道:“国有国法,不应有太多例外。香家的事,交由刑部处理,只追究罪魁元凶,勿要牵连无辜。盲从者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。”
红拂喜道:“子陵真明白事理,宋公子等现在在兴庆宫,宋公子被雷大哥缠得很惨,不住要为即将择日开张的贞观钱庄筹谋定计,小俊则在烦恼如何光荣引退。”
徐子陵心中涌起温暖,抵长安后他们曾有过极艰苦失意的时刻,不过一切已成过去。与青璇相宿相栖的幸福日子正在前路迎接他,自离开扬州后,他还是首次感到美好的未来如此有血有肉地掌握在手心内。妃暄应为这理想的结果而欣悦。在李世民的统治下,中土将出现前所未有的盛世,民众的苦难成为过去。
第一批先头部队乘飞轮船抵达,由跋野刚领军,随行的尚有阴显鹤和小鹤儿,并为寇仲带来爱鹰无名。李世民和寇仲携手在武功城举行欢迎仪式,代表着少帅军被正式纳入大唐军,効忠唐室。最忙碌的人是王玄恕,既要应付久别重见的小鹤儿,又要指挥飞云卫招呼西来的战友,不过看他一直掩不住的笑容,当知他乐不可支。
寇仲搂着阴显鹤笑道:“嫂子生下的儿子像你还是像她呢?”
阴显鹤老脸通红地苦笑道:“哪有这么快?”
寇仲还要帮他计算日子,阴显鹤求饶道:“放过我吧!”
寇仲大笑道:“嫂子真了得,竟能把阴兄如此硬汉化作绕指柔。”
另一边的跋锋寒笑道:“幸好阴兄受教听话的没有随我们一道来,否则怕要白走一趟,我和小侯连指头都没机会动过半根,事情便告了结。”
侯希白苦笑道:“勿要拉我和你相提并论,你至少拉过弓射过箭,我则只是跳高跃低,左奔右驰。”
哄笑声中,李世民派人来请寇仲往见。寇仲吩咐王玄恕犒赏慰劳在城外立营的军队,肩托无名,入城见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