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大唐双龙传 > 第九章 贞观之治

第九章 贞观之治

寇仲、徐子陵策骑出城,朝渭水缓驰而去,太阳高挂中天,暖煦煦的令人舒适酣畅,尤其在解决了突利等众兄弟的难题后。dasuanwang.net

寇仲道:“全赖达志一句话,把整个形势改变过来,而若非你阻止我和老跋与达志正面冲突,早反目成仇,达志哪会提醒我们,我看这是佛家所谓的因果报应。”

徐子陵点头道:“突利等确有入中土争利霸地之野心,只因颉利受挫,形势急转直下,否则眼前将是截然有异另一番的局面。世民兄是个高瞻远瞩的治国长才,晓得须令塞外保持微妙的平衡,中土才有休养生息、恢复元气的机会,你万勿逞一时之快,坏他大事。”

寇仲点头道:“子陵的话,小弟当然言听计从,你放心回去陪伴青璇,顺道为我向致致和秀芳传达我对她们思念之情,待你回来,我们一起去找颉利谈心。”

徐子陵摇头道:“在如今的情况下,我们不用找颉利,他也会逼于无奈来找我们。你愈令他食粮无缺,愈添他的疑惑和恐惧。颉利会目睹我们的力量每一刻都在增长中,而他则不断被削弱,变成士气低落的一支孤军。返回大草原后的颉利风光不再,黄金日子一去不返。”

一艘风帆泊在渭水北岸的码头,恭候徐子陵大驾,驻守码头的唐军肃立致敬。

他们甩蹬下马,寇仲拉起徐子陵的手,微笑道:“我心中再无半点仇恨,所以希望石之轩的事可以好好解决。他始终是青璇的亲爹,你的岳丈大人。”

徐子陵紧握他的手一下,放开,登船去了。

寇仲返回武功,本欲找回房休息的跋锋寒和侯希白聊天,却因亲兵传讯,世民想见他,遂往见李世民。

李世民独坐总管府的书房内,正处理由长安送来堆积如山的案牍文件,见寇仲到,笑语道:“朕和你不用客气拘礼,坐!”

寇仲把椅子拉到他面前坐下,微笑道:“我从来是不懂守礼的人,幸好皇上不用容忍我多久,此间事了,我与子陵立即离京享受快乐逍遥生命去也。”

李世民叹道:“我愈来愈发觉你比朕聪明,看见这些奏章便学你以前所说般大感头痛。处理妥你几位兄弟的撤兵事宜后,朕须返长安办几件急不容缓的事,颉利全交由你老哥处理。”

寇仲笑道:“有个交换条件,请皇上垂允。”

李世民欣然道:“朕先答应你又如何?满意吗?少帅请赐示。”

寇仲道:“我希望率军平定萧铣者是李靖,这是我和子陵的心愿。”

李世民笑骂道:“何用拿子陵来压朕?还有比你们李大哥适合的人选吗?赐准!他将在巴蜀集结大军,乘船队顺流东下,讨伐萧铣,进围江陵。”

寇仲笑吟吟道:“谢主隆恩!”

李世民没好气道:“勿要耍我!我还有几件头痛的事跟你商量。”

寇仲道:“皇上又忘记称孤道寡,有违礼规。嘻!做皇帝真不易为。”

李世民不和他瞎缠,转入正题道:“我准备为建成和元吉举行葬礼。但在太上皇立我为皇的诏书中封建成为息王,謚曰‘隐’;元吉为海陵王,謚曰‘刺’。按照《謚法》,‘隐拂不成曰隐;暴戾无亲曰刺。’,称我则为‘孝惟德本,周于百行,仁为重任,以安万物’,以强调传位于我的合法性。‘隐’和‘刺”不是什么好的謚词。现在当然没有人敢说话,但我却觉得不大妥当。”

寇仲明白过来,隐太子和刺王均非好的謚号,但因是李渊诏书内为两人的定位,而倾向以和为贵、以亲爱代替仇恨的李世民,很难随意修改,故为此烦恼,且难给两人举行风光大葬,好弥补骨肉相残遗留的深刻伤痕。沉吟片刻,说道:“让魏征出手如何?”

李世民拍案叫绝道:“魏征是建成方面的人,果然好计。我就先赏他作尚书右丞兼谏议大夫,让他师出有名。”接着皱眉思索,思如泉涌地说道:“可着魏卿找几个有高位的大臣联名上表,先申明建成结宗社,勾结外敌,祸国殃民的罪状,然后阐明我们为保中土和平不得不采取的措施。表内奏请为他们举行大葬,并许旧属送至墓所。如此将可安定人心,消除前朝留下的矛盾。”

寇仲赞道:“这方面皇上确比我了得,若皇上可另追封他们为什么什么王,或可得到更佳效果。”

李世民摇头道:“太上或会不高兴,此事迟一步再说。另一个问题有关山东豪杰,建德和黑闼之死,引起该区域极大民愤。且他们并不清楚关中情况,闻玄武门之事后蠢蠢欲动者将大有人在,我已派屈突通为陕东道行台左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