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大唐双龙传 > 第九章 鸟尽弓藏

第九章 鸟尽弓藏

徐子陵呆立船头。180txt.com河风迎脸刮来,吹得他衣衫飘扬,却拂不去战争惨厉的可怖回忆!他明白战争的必然和无可避免,就像江湖间永无休止的斗争仇杀。即使以师妃暄的超然,仍难以无视万民的疾苦,了解以武止武乃和平统一的必须手段。

寇仲来到他旁,望往前方下沉的一轮红日,悠然道:“激战之后,尤令人感到日常平凡中毫不平凡的事物的珍贵。试问在战场上厮杀决生死的时刻,谁有闲情去留意日出日落的动人美景?”

徐子陵露出一个苦涩的笑容,说道:“仲少似乎很享受大战后的余韵。”

寇仲说道:“只要没有丢命,谁都会感到莫以名状的喜悦,何况在大胜之后,又是胜得那么险!”

顿了顿思量道:“我定要组成一支无敌的亲卫骑队,否则将来遇上李世民,怎抵挡得住他的黑甲精骑?”

宣永的声音从后方传来:“寇爷的想法极有见地,不知可曾听过用骑之十利呢?”

寇仲欣然道:“愿闻其详?”

宣永来到寇仲之侧,正容道:“一曰迎敌始至;二曰乘虚败敌;三曰追散击乱;四曰袭敌击后,使敌奔走;五曰遮其粮食,绝其军道;六曰败其关津,发其桥梁;七曰掩其不备,卒击其未振之旅;八曰攻其懈怠,出其不意;九曰烧其积聚,虚其市里;十曰掠其田野,俘其子弟。此十旨,骑战之利也。这次寇爷能大破李密,皆因能把骑战的优点发挥尽致,故能以少胜多,以快克倦。”

徐子陵说道:“问题是人人皆知骑战之利,为何只有李世民拥有无敌的骑兵,且人数只限在千余之数?”

宣永答说道:“这种事总是知易行难。谁不想自己的骑队有过人之威,却受到将才、骑术、战士质素、战马和装备的种种限制。若纯以骑兵论,天下莫过于累代养马卖马的飞马牧场,故虽只区区数万正规战士,却能东拒杜伏威,西抗朱粲,北阻王世充,下压萧铣、林士宏,更使三大寇难作寸进,正显出骑射的威力。来如火去如风,让人防不胜防。”

寇仲双目立时亮起来。

偃师出现前方,城上旗帜飘扬。

寇仲松了一口气说道:“谢天谢地!只要偃师你老人家安然无恙,李密这次真要完蛋了!”

杨公卿听罢,目光在围桌而坐的寇仲、翟娇、宣永、王玄恕、屠叔方、玲珑娇六人身上巡视一遍,点头道:“李密和邴元真均无足惧,但单雄信这支新军现在筑垒固守,只要能挡得我们十天半月,待李密重整阵脚后,局面会完全不同。”

翟娇望向寇仲,显然因他一手策划出大破李密这近乎不可能的奇迹后,对他观感大改,唯他马首是瞻。徐子陵并没有出席这个大战后最重要的军事会议,避进静室去。

寇仲悠然道:“由于李密以为我们缺粮,所以决定速战速决,以免我们能从东都补充粮草;故这次南来,肯定携粮不多。因此只要我们能使金墉的王伯当自顾不暇,无法支援单雄信,那么任单雄信拥有百万大军,也只落得投降一条路可走。”

翟娇点头道:“王伯当守金墉的兵力不过数千人,且属新募之兵,绝对无力守稳金墉。”

宣永说道:“金墉城内有我们的人,只要大将军虚张声势进攻金墉,人心虚怯时,我们可乘机烧其粮仓,内外交煎下,王伯当除了弃城渡河退往河阳外,别无他法。”

杨公卿动容道:“确是可行之计。”

王玄恕皱眉道:“假若我们进军金墉之时,单雄信兵分两路,一旅往援金墉,另一旅进攻偃师,而李密则乘势东来,我们岂非要陷于危局吗?”

杨公卿笑道:“二公子不用担心。先说金墉城,我方只要派出五千劲骑,进屯金墉城外,单雄信闻信之时,我们早守稳阵脚,甚至可以轻骑突袭,令他的新军疲于奔命。值此人心惶惶之时,单雄信的新兵根本没有应战的士气和能力。”

屠叔方悠闲地吸了一口旱烟管,吐出烟霞,微笑道:“只要能逼得王伯当弃守金墉,便由屠某人往见单雄信,向他痛陈厉害,看他是否识时务的明智之士。不过在见他之前,最好能先令邴元真不战而降,那李密将势穷力促,永无东山再起之望。”

玲珑娇也发言道:“单雄信至少要有十来天的时间,才可伐木造车作梯,作好攻偃师的准备,所以现在他理该不敢轻举妄动。”

杨公卿说道:“拿下金墉城只是小事一桩,就算烧不掉王伯当的粮草,但只要我们虚张声势,保证王伯当要望风而遁。金墉并非坚城,远逊偃师,它以前没曾失陷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