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让他们看一场电影。”
杨蜜哭笑不得,心中五味杂陈,想不到当今社会,还会有学校这么贫困。
一个录影带,竟然这么紧俏。
“导演,用咱的设备?”杨蜜朝着外面说道。
但很快,一个声音传来:“蜜姐,节目组有规定,得靠您自己解决才成,能带的就那个箱子。”
“我们也想给孩子们带来一些便利,但节目组是有规定的,直播期间,得靠您和陈默自力更生。”
杨蜜傻眼了,来的时候他可没有想这么多。
在她看来,就是一个正常的综艺而已,没想到,还有这么多限制。
“妈,明早我去拿就行了。”
陈默揉着眼睛穿着人字拖,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出现了,拍着胸脯保证着。
“咱家你骑的那辆摩托车我记得在二舅家是不是?”
王桂梅脸上露出一丝苦涩:“这孩子,还记得摩托车呢。”
“去年学校里面孩子没有校服,学校也没钱,我就给卖了……”
人们茶余饭后,躺在床上打开手机,正好看到了这一幕。
一瞬间,生活在城市之中,出门有汽车,冬天有暖气,夏天有空调,出入有电梯,通勤有地铁的城市人没由来就破防了。
大城市的便利让他们想当然了,几乎已经忘记了,这个世界很大,这世界上有很多人,在他们丰衣足食的时候,世界某些角落里,还有吃不饱饭穿不到新衣服的小学生。
【不是,城市发展这么快,农村咋还跟以前一个样呢?】
【好善良的陈妈妈啊,节目组能不能捐钱啊,我想捐点钱,给山村里的孩子们买校服。】
【想不到这么多年了,我出来的时候乡村是什么样,现在还是什么样,普普通通的校服,都还得老师自己垫钱。】
【城市的孩子十年前都有了投影仪这样的教学设备,看电影早就习以为常了,没想到农村的孩子想看个电影,还得大老远跑一趟。】
“对了,你二大爷家有个三轮摩托,你等着,我去问问。”
陈默愣住了,有总比没有强吧。
总比自己两条腿跑过去强吧?毕竟五十多里地呢。
可自己不会骑三轮啊……
陈默想到了系统,眉头一皱: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