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1章
不算不知道,算了吓一跳,虽然关宁早有预料,但是在仔细统计了一番前来投诚的狄军之后,还是吓了一跳。
敌军出征之时,号称百万,实则六十余万。
被关宁以游击战以小博大,杀了一万有余。
而在当晚的冲突之中,死在投诚路上的人,以及杀掉的反对派,占了三成,近二十万人。
但即便如此,还是剩下四十万大军。
关宁也创下了这个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奇迹。
神迹般的以小胜大。
这就让关宁的队伍,反倒和这些投诚的队伍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。
对此,关宁也早有了腹稿。
当天一早,关宁就将所有人都叫到了原本的狄军军营,收拾残局。
该埋的埋了,该烧的烧了。
足足清理了半天之后,才算整理完毕。
而关宁则在军营的校场之中,聚集了所有的人,开始了宣讲:
“诸位,我是谁就不必再做过多介绍。首先,我很感谢大家的信任。大家愿意舍弃故往,举兵来投,我非常感动。但是,我还是希望说清楚一些......”
之后,关宁将自己的一些主张和规矩说明白。
“能够接受的,愿意和我与我的兄弟们一起去征伐者,我与弟兄们都会以礼相待,视其为亲兄弟。只是日后,征战沙场,必然远离家乡。只能待军旅生涯结束,才能回家。”
“若不能接受,我们也会赐金放还,送你归家。”
关宁在说完之后,很多人都动摇了。
但关宁却并没有多少可惜的意思。
打仗,不是开玩笑,是要死人的!
关宁可没有逼别人上战场的打算,打仗当兵,自愿才好。
在关宁的世界,旧社会里那些兵为什么兵痞那么多,为什么那些兵更像流氓而非保家卫国的军队?
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理想,没有信念,更不是自愿。
理想和信念可以后天教化,但自愿这种事强求不得。
唯有真正看清了局势,自愿投身报国的,才能当好兵,才能成为百姓群众的队伍。
那样的队伍,才能做到令行禁止,才能战无不胜。
所以,兵贵精而不贵多,不想当兵的,还不如别瞎掺和,回家种地吧。
果然,即便是在关宁痛陈局势,宣讲主张之后,还是有大部分的人选择了退出。
他们本就是普通农夫,早在几天前都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,一下子的身份转变,本就让他们无所适从。
也正因为想回家,所以他们才跟着魏长青反了。
现在听这位将军的意思,不想当兵的人可以回家,听在这帮庄稼汉耳中简直就是仙乐!
这下,他们是真的拿关宁当活菩萨了。
这年头还有不逼着人打仗的官?
这些庄稼汉受到的教育本就不多,所以难免目光短浅。
可普通人就那么点追求。
有地种,有钱挣,有饭吃,有地方睡觉。
足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