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天生意的火爆程度超出了夫妻两人的想象,两家店一上午的毛利润算下来有几十块钱的样子。
说是卖一上午,实际上现在还没到中午11点,两家店的货物都已经售罄。
其中的原因虽然有着春节前夕的原因,但更重要的是李海洋营销工作做得好。
那些在90年代大行其道的宣传方式,在这个时代出奇的有效。
而且李海洋还提前让林万山帮忙,利用单位的印刷设备制作了一些传单。
这些传单谈不上精致,都是用质地非常薄的劣质纸张印刷的,但是颜色上却以粉红翠绿等为主,看起来极为醒目。
在传单的最下方有着一行小字,“凭此传单可享有8折的优惠。”
每一张传单用虚线印了两张这样的优惠券,也就是说不管是谁拿到传单之后,都可以在夫妻店里面享有两次折扣。
在八一年在全国发传单的,恐怕也只有李海洋了。
过路的行人看到这些传单之后,不但没有像以后的时代里行人一样避之不及,反而争先恐后地上前索要。
在那个时代有个笑话,就是说在路上如果看到排长队的,先不要打听,排上去再说,肯定是有什么便宜可占。
在这种时代背景下,像是传单优惠券之类的东西,对人的吸引力实在是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。
李海洋简单地算了一下,今天的净利润顶得上一个高工资的职工月收入。
即便是在以后营业额有所下降,这两家店的赚钱速度也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。
本来对传单上那些虚假的宣传还有点忐忑,现在看来这个年代的老百姓对于口味上没那么挑剔。
李海洋为了扩大影响力,在传单里面说售卖酱货的口味是贯通南北,不但有着北方的百年秘方,还有着南方粤菜风味。
他也酌情的加了一些诸如叉烧肉之类的菜品。来丰富和调剂卤货的品种,顾客的反应都相当不错。
在这个时代精神物质的资源都十分贫乏,可老百姓依然向往着新奇的东西,在消费理念上并不落后。
他们为了自己喜欢的东西舍得大手笔的投入,比如在当年流行的录放机,甚至电视,都需要一个家庭几个月甚至一年多的全部收入。
但即便是如此,老百姓也没有因噎废食,依旧为了享有精神生活而倾囊而出。
李海洋的店利润之所以这么大,和他的货源出处密切相关。
除了一些紧俏的肉类之外,绝大多数的卤货还是从肉联厂弄来的那些下脚料。
这些东西便宜得惊人,尤其那些鸡鸭的下脚料更是如此。
因为有着肉联厂的正规单据,这些货物也得以在店里面销售。
林万山这个人十分的谨慎,他虽然利用手中的权力和李海洋做成了交易,但绝不违反大的原则。
这两家店的承包费李海洋没有办法一次性拿出来,李万山便做了一个折中的方式,将承包款按照月来结算。
并且有言在先,只要是连续两个月没有按照约定上缴利润,承包合同立刻就会终止,绝不会让单位吃亏。
可是这些疑虑现在都没有必要了,如果按照自己的预期,只需要一个月就能打个大的翻身仗,月收入会达到2000~3000元左右。
之所以利润这么高,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全都站在李海洋这边,等于经贸委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极力的扶持。
再加上超越时代的宣传促销手段,对顾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,还有着货品出类拔萃的口感和实惠的价格,所以生意才这么火爆。
夫妻两个回家的时候兴奋地不断交流着刚才卖货经历,他们都惊讶于货品售罄的速度。
林雪琴兴奋得满脸绯红,笑着说道:“这一上午把我忙坏了,这么多酱货我还以为三天都卖不光,没想到我那个小窗子都差点被挤坏了。”
“不过顾客来的时候手里都拿着折扣券,咱们这样会不会亏本啊?”
“不会的,价格我是先向上浮动过的。”李海洋笑着说道。
虽然这种方式是以后双11之类的时候商家惯用,但是在这个时代,该套路还是无人识破。
“海洋,这钱赚的是不是有点太快了,我心里面怕怕的,虽然现在咱们搞的是和公家联营,但是这么多的钱拿在手里实在是不踏实…”
林雪琴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,她的这种想法半点也不奇怪。
毕竟绝大多数人还是拿着死工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