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影视都市从四合院开始 > 第2594章 东方震撼

第2594章 东方震撼

了。

魔都人已经习惯了偶尔去宜家超市买东西,毕竟这里的产品真的很齐全,而且物优价美。

很多人已经忘记了当初的股神赵舒城,只记得超市大王赵舒城。毕竟赵舒城现在可不光是在魔都开超市,北上广深,甚至每个省会城市,都有宜家超市。多则四五家,少则一家,已经算是全国最大的连锁超市品牌了。

其实很多人都在期待宜家超市上市的那一天,到时候宜家的股票肯定比沪联商厦还要好看,甚至买到就是赚到。

可惜这都是他们的一厢情愿,赵舒城现在还不缺少资金,加上未来要面临的竞争很多,自然不可能让自己全权掌控的公司有被人偷家的可能,所以短时间内根本不会上市。

不过赵舒城这两年过的也并不是真的一帆风顺,自从九五年开始,赵舒城就陆陆续续受到了外资超市的挑战。

他们仿佛商量好了一样,并没有扎堆出现在同一个大城市里面,先是家乐福选择落地京城,跟着沃尔玛选择深圳,倭岛洋华堂选择成都,麦德龙也在今年入驻魔都。

如果是一般人,可能觉得这都是那些超市正常选择,为的是规避同行的竞争。但是只有这次知道,他们这看似巧合的选择,实则是早有预谋。

毕竟赵舒城的办公室常年挂着全国地图,所以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来,这些超市是以点概面,四面围剿的战略,试图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先独立发展,等占有一定规模之后,就会下沉市场,挤占本土品牌的生长土壤。

要知道那些国外大品牌超市可是有着先进的经营理念,也有自己的供应链体系,甚至规模效应物流体系等等,那些本土品牌面对他们的来势汹汹,根本没有多少抵抗能力。

何况他们可是有着三板斧的,有营销公司,也有销售渠道,甚至还有资金支持,本土品牌却只有一张张降价的促销海报,根本没办法打败那些电视上天天做宣传的外资超市。

更别说那些超市的到来,可不光是为了挣钱,还是为了配合国际消费品进行收购本土品牌的。要知道超市可是负责终端销售,在日常经营中,自然也就知道哪些品牌的产品销量好,会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。

拿到了这些数据之后,国际消费品公司就可以精准收购,或者先入股,之后再慢慢的鸠占鹊巢。到时候国际广告公司负责包装消费品,推销到大众脑海中,超市负责销售场地,把巨头生产的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,金融机构负责提供资金支持。

超市那边能做的可仅仅是这些,还负责竞争压制,只要把本土品牌的产品放在不起眼的位置,后面直接下架,也会给消费者一种这种品牌产品已经不行了的信号,从而让该品牌销量越来越差,最后给外资雪藏的借口。

面对这样的全方位围剿,本土品牌根本没有丝毫抵抗能力,甚至死都知道自己怎么死的。

赵舒城自然不可能眼看着他们这样合伙欺负人,所以当那些企业站稳脚跟,准备挑战自己宜家超市的时候,赵舒城准备给他们来一点东方的震撼。

说起经营理念,外国的虽然先进,但是比起国内来说,并不一定真的就超出很多,甚至有的时候还有所不如。

只不过现在国家正在发展阶段,比不上外国早发展了很多年,所以才看上去处处都有差距。

不过东来模式,绝对会让那些外资超市震惊不已,甚至没办法面对这样的竞争。因为他们企业的管理模式,就注定他们做不到这样的程度,甚至都没办法跟着学习。

赵舒城这边自然不可能仅仅是用东来模式,还要为自己的宜家超市建立一套完善的集成化信息系统。

赵舒城这样做的目的,就是走沃尔玛的路,让沃尔玛无路可走。毕竟沃尔玛早在八十年代初就已经实现了数据全球联网,赵舒城要想和他们竞争,自然也要做到数据联网,从而把运营成本降低到跟沃尔玛相当的水准才行。

得益于赵舒城在很多世界的经历,赵舒城早就自研出一套自己的操作系统,完全可以直接套用到超市上面,稍微修改一下,就是一套独立的超市信息系统,而且杜绝了其他人黑宜家系统的可能。

当然赵舒城这边可不光是采用这样的手段,他自从知道沃尔玛等外资超市进入国内之后,就一直让汪明珠利用自己曾经在外贸总公司干过的人脉,调查这些超市自有品牌的代工厂。

大品牌确实是不错,但是国内现在的发展刚刚起来,人们还不太看重品牌,反而更看重质量。所以赵舒城要做的就是挖那些品牌的墙角,找他们的代工厂,生产差不多质量价格却更低的平替产品,从而让消费者更愿意选择宜家超市。

面对赵舒城这样的组合拳,外资超市不光是没办法干掉宜家超市,反而因为跟赵舒城的竞争,本身的超市存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