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凝欢2:乱舞(出书版) > 第73章

第73章

诸臣入宫,需解甲胄摘兵刃。肉掌难抵刀锋,大内高手林立,就算王家的儿郎再能征擅战,也要步东临王后尘。

王祥早知皇上有图谋,只是未想到皇上会如此狠毒。楚灏的逃亡,对王祥而言是件好事。皇上拿不着丁景隆,就没有论罪王氏的机会。但却未曾想到,皇上即便不能明着论罪,亦想暗诛!而这暗诛的日子,居然是太后千秋佳宴之时!

王家人也不是傻子,自然懂得分辨时局。现在刀架在脖子上,再不当机立断选择qiáng势的宗室合作,即全家呜呼。

王祥与楚正越一拍即合,之后各自准备。与皇上比快,比隐蔽,比计谋,比诡兵之术。

这块玉佩,是叶凝欢弄好了jiāo给楚正越的。楚灏的确在四月中旬见太后时戴过,返回静园更衣后就换下来了。他们走得很匆忙,有些行李未及收拾。

叶凝欢对楚灏日常所佩十分清楚,知道用什么最能打动太后,于是这块玉成了最有震撼力的证物。刀痕血痕都是后来添上的,以求bī真。

太后见了此物,再知王祥已反,与皇上必定亲情断绝!

之后,是生死存亡的一场角逐。楚正越与王祥的联手,是他们第一次,也是必须无比默契不容有失的一次。

楚正越沿着长街慢慢往外廷去,不时有兵士追赶着挥刀,不时有人扑倒血溅。

金瓦红墙,雕梁玉砌。处处辉煌,处处荒凉。这座百年的恒永禁宫,不知见证过多少次血腥残戮的画面。它依旧平静宁祥,依旧壮严肃穆。

这,才是皇城。站在这里不倒的人,才是皇上!

叶凝欢看着廊灯一盏一盏地亮起。夏日的风chuī来都是暖的,她感受到的只有冷。

千秋盛宴,成了屠宰场。曾盟誓为皇上效忠、肝脑涂地的人,验证他们诺言的时候到了。不知真能说到做到的,有几人呢?

楚正越缓缓进来,就看到她这副样子。怕叶凝欢住在静园不安全,那里毕竟是外城。城门大开,藩兵一入城先要控制各个贵宅。静园离武昌门太近,到时难保有不长眼的闯进去,遂让她住在皇城根儿脚下的行府,由他遣人保护。

这几天生死一线,楚正越的军事才华展现得酣畅淋漓。以用兵如神、胆大心细这八个字来形容,十分贴切。

京城固如铁桶,四方皆有驻营。要想成功,不能靠人多来打。而要奇袭!当时王氏诸子在内,京九门内已驻重兵,一旦事败,王家必定全数死尽,楚正越也会被困在京城,难逃生天。

楚正越先袭两营,控制外城后并未急于攻九门。而是封锁消息分析情报。选择九门提督府所在的英德门为突破口,借陆霜凌骗开英德门。用最少的人以及最短的时间控制了九门提督府,洪典星当即受降,供出皇上所有计划。

这也成为皇上最终失败的关键。

王祥与他配合默契,虽无兵卒相助,且王家诸子亦都被困京中不能与直隶各部通信。但应了楚灏那句话,论才gān,程家远逊于王家。不仅是才gān,连肝胆也不如。

程、王两家俱是豪门,宅邸都在九门里头。关门打狗,程家输得一头血!

楚正越的脚步依旧从容,他刚赢了人生中最险的一仗。却完全没有大胜的喜悦,或是将得天下的意满,仿佛今天与往日的许多天没什么不同。

叶凝欢动了动眼珠,淡淡问:“他死了?”

楚正越看着她:“还没有。”

叶凝欢问:“皇长子呢?”

楚正越道:“在庆祥殿……我打算扶立他为新君,由我与王家共辅。”

叶凝欢思索了一会儿,低声道:“你去跟太后说,将正迤入嗣东临王。这样,太后就会帮你的。她是皇上和东临王的生母,有她证明,天下莫敢不服。”

楚正越看着她,半晌没有开口。

叶凝欢说:“楚澜再怎么不堪,终是她的亲生儿子。雁行已死,王家反了,如今连楚澜也命在旦夕。她一个都保不了,必生无可恋。保下正迤,也算是她满目疮痍之下的一个安慰,不然她熬不住的。若太后也死了,你与王祥谋逆即成事实,你要楚家的天下败在诸王混战中吗?”

楚正越说:“面对仇人之子,你又如何熬得住?”

叶凝欢有些出神,近来她的表情很寡淡,不喜不嗔,却冷静到了极致,仿佛一腔的血都变冷了,只会筹谋。

她面无表情地说:“杀雁行的是楚澜,与他的儿子有什么相gān?况且乱战无休,又如何去找雁行?雇渔民两岸搜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